大家好,今天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中医用药讲究什么的问题,于是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中医用药讲究什么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中医讲究的是什么?
谢邀!
什么是中医:就是中华老祖宗运用自然法则一一天人合一,阴阳平衡,用自然界的植物动物制成中药,然后根据病人的脉理,望闻问切,确定病者什么病,服用什么汤头配方可治癒疾病。中国专有,简称中医。己早闻名世界。中医治病,讲究整体综合治疗,不会头痛治头,脚痛治脚,更不会下零件。其负作用小。
所以我们老人们喜欢中医中药。
我先生曾得肝炎病,西医检查,各项生化指标超高,医生说死去的人指标都没那么高,言下之意是危险!我朋友建议去吃中药治疗,我先生接受了。肝炎病经过中医中药半年治疗,检查生化指标全部正常后继续工作三十二年。
肯下功夫,研究琢磨的心态,善于辨别和总结,善于发现规律。还有不仅知医,还要懂药。以前的中医背诵是基本功,《医宗金鉴》这本书像英汉大词典那么厚,老中医都能背的滚瓜烂熟。所以第一讲究的就是下功夫。中医讲究明医理知药性,之后辨证论治。没了。
中医博大精深,讲究的是通过望、闻、问、切,辩证施治,通过现象看本质,通过表像找到病源病根,然后对症治疗。这是中国几千年在极端困难条件下和疾病做斗争中积累和总结出的宝贵文化遗产,反映了中国人民的大智慧,在没有任何医疗设备的情况下,能诊断病症,这是件了不得的事情。中医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必须根除排斥中医,否定中医的偏见!否定了中医,就是否定了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传统的文化遗产。
中医讲究的是望闻问切,最关键的是切脉,一般厉害的老中医切脉相当厉害。以前我们县有两个,但现在已过逝了,儿子并没有继承他们的精髓。中药的配伍也是一个大学问,各种药材的牲味、搭配、禁忌等更是神奇莫幻,这些方方面面的东西在中国可能只有万分之一的老医生能全面搞定,他们开出的中药一般都是自己现挖现配,根本不会去药房抓药,这些不是我说的那么玄乎,而是真人真事。
什么是对症的中药?怎么确定呢?
能解决问题的药就是对症的药,所以才会有“对症下药”这个词。我们找医生开药是为了解决身体出现的问题,也就是通常人们说的看病。中医看病开药是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再根据症状进行辩证论治才能开出处方。这也是为什么会出现千人千方的原因。所以要想知道是不是对症的中医,第一必须是找有经验的中医大夫看诊开方;第二中药材必须是优质药材;第三必须遵医嘱;第四自己细心感受病情变化,及时和大夫沟通。
希望我的解答能够帮到你,祝你健康快乐。
对症的前提是辨证。明辨病性、病势,根据患者的情况,及其表现的不同症状,因病因人而对症用药。如气虚者可选用人参、党参、太子参、黄芪等益气药;血虚者选用当归、熟地、阿胶、白芍等养血药;而阴虚者可选用生地、枸杞、石斛、玉竹、女贞子等滋阴补肾药;阳虚者可选用鹿茸、巴戟天、仙灵脾、蛤蚧、补骨脂等助阳益火药。
症状归症状,感觉归感觉,怎样用药,不是靠感觉说话的,要透过现象看本质,通过中医的望、闻、问、切来综合分析。
辨病:就是在众多的疾病中,辨明属于哪种病,这是看病的第一步,也是医生治病的常规,只有明确诊断,根据病的特定病因、病理本质治疗才能取得好的疗效。
辨证:是利用中医的四诊方法,综合各种表现,通过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分析整理,认识疾病发生的病因病机、病变的部位、病情的寒热、正邪的盛衰,以及发病过程中的传变、转归、气血脏腑间的关系,为医生用药提供依据。
辨人:就是因人制宜。疾病的发生和形成是由多种因素作用于人体,又随人体的特异性而呈现一系列复杂反应的结果。如人的禀赋有厚薄,体质有强弱,性情有刚柔,生长有南北,年龄有老少,性别有男女,感邪有轻重,对药物的反应有不同等等,都是产生不同见证的因素。因此,分析具体患者的情况并加以治疗必然更贴切、更准确、更有效,承认疾病的共性,又强调患者的特殊性个性,就必须辨人。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术体系的核心。中医讲究天人合一、辨证施治,就是注重人、时、事的统一与有机结合。虽然患同样症状,但因个人体质及饮食等方面的差异,医生给开的药方也可能不一样。诚如古代一医生所认为的“古方施之富贵人多验,贫下人多不验”,而“俗方施之贫下人多验,富贵人多不验”。这都是由个人体质差异及饮食习惯不同造成的。
诊断要明确所患疾病及所属证候,把辨病与辨证结合起来。通过辨别病证,认识疾病的本质, 即所谓“辨证求因”。知道了病因,症状,然后才有用药的依据。中医的证与辨证问题,无论是单一的证或是复合的“证组”、“证型”在实际临床使用中都是具有通用于各种疾病或是通用于一部分疾病之中的性质,具体到使用现代疾病诊断中亦有很多这种情况。要对病人作出明确的诊断,就必须在客观存在的疾病现象中挑选出能从某一侧面反映病人所患疾病本质的一些特征性现象,作为诊断的依据,作为用药的依据。
到此,以上就是对于中医用药讲究什么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中医用药讲究什么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